4月21日,据快科技最新报道,蔚来汽车董事长李斌在近期的一次公开发言中透露了关于公司自研自动驾驶芯片的重要进展。他自豪地表示,蔚来汽车已经成功研发出能够一颗顶四颗的自研自动驾驶芯片,这一突破将极大地降低芯片采购成本,提升公司的整体竞争力。
4月20日,在蔚来智能驾驶的盛大发布会上,李斌详细阐述了这一创新成果。他提到,去年公司在购买英伟达芯片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这对公司的财务状况造成了一定的压力。为了摆脱对外部供应商的依赖,并降低成本,蔚来汽车决定转向自研芯片的道路。经过不懈努力,公司终于研发出了这款高性能的自研芯片。
李斌强调,这款自研芯片在性能上足以媲美业界四颗旗舰智能驾驶芯片的总和。这意味着,蔚来汽车可以通过使用更少的芯片实现更高效的自动驾驶功能,从而显著降低成本。他进一步解释说,这款芯片采用了先进的工艺制程和大量的晶体管,使其具备了强大的处理能力和高效的运算速度。
在发布会上,蔚来汽车还宣布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旗下全域领航辅助NOP城区功能将于4月30日起正式推送。这一功能的推出,标志着蔚来汽车在智能驾驶领域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经过7年的发展,蔚来汽车的第二代车型将标配中央计算平台ADAM,其中智驾部分更是配备了4颗英伟达Orin X芯片,总算力高达1016 TOPS。
值得一提的是,蔚来汽车在自研芯片领域已经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继成功发布首颗自研激光雷达芯片“杨戬”之后,蔚来汽车于2023年底再次惊艳业界,发布了首颗自研智能驾驶芯片——神玑NX9031。这款芯片不仅采用了先进的5nm车规级工艺制程,还集成了超过500亿颗晶体管,拥有32核CPU以及高性能ISP等先进功能。
李斌对这款自研芯片充满信心。他表示,神玑NX9031在业界内具有显著的技术优势,能够处理海量的数据,为蔚来汽车的智能驾驶系统提供强大的算力支持。这款芯片的推出,不仅将进一步提升蔚来汽车智能驾驶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还将为公司带来更多的商业机会和竞争优势。
在谈及可以替代的芯片时,李斌暗示很可能是指英伟达Orin芯片。这款芯片自2022年大规模上车以来,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包括蔚来ET7、ET5、ES7在内的多款车型均使用了4颗Orin芯片,实现了高达1016TOPS的算力。然而,随着蔚来汽车自研芯片的推出,未来这些车型可能会逐步转向使用自研芯片,以降低成本并提升性能。
与此同时,英伟达也在积极推出新一代车载计算平台DRIVE Thor。这款芯片赢得了包括中国五家大型车企在内的众多客户的青睐,将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卡车、自动驾驶出租车等多个领域。尽管目前DRIVE Thor芯片的具体技术细节尚未公布太多,但据透露,它拥有770亿晶体管、强大的Grace CPU和Hopper/Ada GPU组合,以及支持FP8数据格式等先进功能。其浮点性能高达2PFlops,是Orin芯片性能的八倍之多。预计这款芯片最早将于明年开始量产。
黄仁勋在相关场合表示,DRIVE Thor升级到了Blackwell架构的GPU,专为Transformer、LLM、AIGC等工作负载而打造。这一升级将使得DRIVE Thor在处理复杂的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任务时更加高效和精准。
面对英伟达等强大竞争对手的挑战,蔚来汽车通过自研芯片展现出了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未来,随着自研芯片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蔚来汽车有望在智能驾驶领域取得更加显著的突破和成就。同时,这也将为中国汽车产业的自主创新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