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月 19 日消息,据美国芯片制造商安森美半导体公司透露,今年 6 月选定罗兹诺夫作为价值 20 亿美元的新制造中心所在地。过去几周,房地产开发商、当地大学校长以及政府官员纷纷前来考察,电视台摄制组也接踵而至。
鉴于此笔投资将成为 30 年来外国公司在捷克共和国的最多的投资,这种热闹景象也就不足为奇。不过,这也反映出制造新一代微芯片的计划相较中欧这一角落的前景更为关键。
安森美将对现有工厂进行扩建,用于生产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行业的芯片,并且该公司已与大众汽车公司签订合约。此项目的成功不仅对于该镇以及发展迟缓的捷克经济意义重大,而且对于欧盟在全球关键零部件竞争中确保供应链的能力也至关重要。
“半导体正在成为现代经济的支柱,” 捷克工业和贸易部长 Jozef Sikela 表示。“我们国内生产的这些新技术越多,我们的经济安全性就越高。”
与欧洲其他一些技术项目相比,安森美的此次投资规模不算大。但目前罗兹诺夫的工厂在公司内部已发挥重要作用,因为其既能设计又能生产半导体。这对于推动捷克经济向利润更高、劳动密集程度更低的行业发展至关重要,而非传统的汽车和汽车零部件制造业。
安森美在捷克约有 2200 名员工,每天为宝马、梅赛德斯奔驰、西门子汽车、苹果和三星电子等汽车、工业和电信客户生产 1000 万个芯片。
虽然规划中的投资在未来七年仅会创造 800 个新工作岗位,但安森美预计罗兹诺夫的年收入将逐步翻两番,至少达到 12 亿美元,原因是公司的扩张将聚焦于利润更高、产能更高的碳化硅(SiC)半导体。
然而,面临的首要挑战是确保这座仅有 16000 人的小镇能够应对此次扩张。为缓解当地人对于学校、医生和住房短缺的担忧,市长 Jan Kucera 表示将建设 300 到 400 套新公寓,同时该镇将投入相当于 8500 万美元的资金来改善当地的道路、停车场和其他服务。
该镇步入下一个工业时代的前景与邻近的奥斯特拉瓦市(距离仅一小时车程)所面临的挑战形成鲜明对比。自 1989 年以来,捷克共和国最东部地区一直受到传统采矿和冶金行业急剧衰退以及长期失业的困扰。
就在今年夏天,奥斯特拉瓦一家停业的钢铁制造商因无法支付能源账单和近 5000 名员工的工资而宣告破产。
罗兹诺夫的半导体生产可追溯至冷战初期,当时的捷克斯洛伐克将其电子工业的一部分从德国边境附近迁移至此。柏林墙倒塌后,当时名为特斯拉罗兹诺夫的企业集团被拆分,其芯片部门出售给移动电话先驱摩托罗拉公司,后来成为其位于亚利桑那州的安森美分拆公司的一部分。
新工厂将负责从碳化硅晶体生长到最终产品的整个制造流程,而非将这些流程分散到安森美在三个不同大洲的工厂。
这意味着芯片将更贴近汽车行业的客户,汽车行业是捷克经济的传统驱动力,目前正面临着工资快速上涨、全球供应链中断以及中国电动汽车竞争的困境。
在宣布罗兹诺夫工厂扩建的一个月后,安森美签署了一份多年期协议,承诺向大众供应碳化硅零件。大众是捷克主要制造商斯柯达汽车公司的所有者。过去三年,由于主要在亚洲生产的芯片供应中断,大众和斯柯达都不得不多次削减或暂停生产。
捷克瑞福森国际银行控股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总理 Petr Fiala 顾问 Helena Horska 表示,罗兹诺夫工厂扩建是 “减少欧盟对进口战略商品和零部件依赖的重要一步”。她指出,由于安森美芯片也用于太阳能电池板,此项投资最终可能有助于降低该国对汽车的依赖。
安森美仍在与捷克政府和欧盟就财政支持进行协商,这可能会覆盖约四分之一的投资。若一切顺利,该公司计划明年在罗兹诺夫现有工厂对面开始修建一个新的生产大厅。
罗兹诺夫当地居民表示,能理解捷克共和国的长期利益,但也担心新工人的涌入会给公共服务带来压力。比如现在给孩子找牙医已经相当困难。
事实上,政界人士和商界领袖称该项目对于向自由市场经济转型的国家而言是一大福音。
欧盟最低的失业率被证实是一种诅咒而非福祉:多年来工资增长远超生产率,致使该国仍深陷通胀危机。
在海外投资尤其是新技术投资方面,捷克共和国甚至开始落后于其较贫困的地区同行。一年前,英特尔公司选择在邻国波兰建立价值 46 亿美元的芯片组装和测试工厂,而附近的匈牙利正在成为欧洲电动汽车电池生产中心。
据安森美捷克业务负责人 Ales Cab 称,公司期望助力捷克填补这一空白。他预测,一旦新的供应链建立起来,汽车制造商和其他芯片购买方可能会持续使用它们至少二十年。
Ales Cab 在罗兹诺夫的工厂表示:“现在是我们顺应时代趋势的时机。这样的机会难得一遇。”
文章标签:
安森美半导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