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月 12 日消息在国际贸易领域掀起波澜。美国拜登政府昨日重磅宣布,将采取一系列措施,增加对中国太阳能硅片和多晶硅、钨产品的进口关税,其核心目的在于全力保护本国清洁技术产业免受廉价外国供应的冲击,这一举措无疑将对相关行业的全球贸易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明确表示,将太阳能硅片和多晶硅的关税提高一倍至 50%,如此大幅度的提升,无疑给中国相关产品出口美国设置了一道高门槛。而钨产品的关税则增加到 25%。这些税率将于 2025 年 1 月 1 日正式生效,届时,中国相关企业将面临更为严峻的出口挑战。
太阳能硅片和多晶硅堪称太阳能电池的关键材料,其在全球太阳能产业的发展进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作为太阳能硅片和多晶硅的重要生产国,在全球市场供应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此次关税提升,可能会导致美国市场此类产品供应格局的重大变化,同时也将促使中国企业重新审视自身的海外市场战略布局。
钨则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场景的重要金属,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国防、医疗和汽车等多个行业的产品中。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使得它在众多高端制造领域不可或缺,美国对钨产品关税的上调,将对全球钨产品供应链产生连锁反应,影响上下游企业的生产与经营决策。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周三在《联邦公报》上发布的公告称,“来自中国的进口继续削弱国内生产,提高关税将使国内生产商更具竞争力。” 这一官方表态反映出美国政府在贸易政策制定过程中的 “保护主义” 倾向,试图通过关税手段来扶持本国相关产业的发展。
美国贸易代表戴琪进一步表示:“这些行动将补充拜登政府为促进清洁能源经济而进行的国内投资,同时增强关键供应链的韧性。” 可以看出,拜登政府此次加征关税是其整体产业战略布局的一部分,旨在实现国内清洁能源产业与关键供应链的双重强化。
除了对中国商品征收关税外,美国总统拜登还通过《通胀削减法案》(IRA)和《芯片法案》(CHIPS Act)等补贴,大力投资增强本国的清洁能源技术和半导体制造。这些法案的实施,体现了拜登政府在推动本国新兴产业发展方面的决心与力度,通过财政补贴与贸易保护相结合的方式,构建美国在清洁能源与半导体等关键领域的竞争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最新的举措建立在 9 月份决定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 100% 关税和对锂离子电动汽车电池征收 25% 关税的基础上。这一系列的关税调整动作,表明美国在贸易政策上对中国相关产业的持续施压态势,中国相关产业企业面临的外部贸易环境愈发复杂与艰难。
拜登政府还在 11 月对来自马来西亚、柬埔寨、越南和泰国的太阳能电池板进口征收了关税。美国商务部征收的反倾销税根据公司不同,税率从 21.31% 到 271.2% 不等。这一系列举措进一步显示出美国在全球太阳能产业贸易领域的强势干预态度,试图重塑全球太阳能产业的贸易版图。
根据政府数据,2023 年,美国超过 90% 的太阳能进口来自仅五个国家:越南、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度。这一数据反映出美国太阳能市场进口来源的集中性,也为美国政府制定相关贸易政策提供了数据依据。
曾在 2018 年对中国发起贸易战的当选总统特朗普将于明年 1 月就职。尽管他对拜登政府的《通胀削减法案》持批评态度,但他也誓言要对中国的进口商品征收高达 60% 的关税,以保护美国工人。这意味着未来中美贸易关系仍将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与挑战,中国企业需要密切关注美国贸易政策动态,提前做好应对策略。
在全球贸易格局复杂多变且竞争激烈的大背景下,拜登政府对中国太阳能硅片、多晶硅及钨产品加征关税成为行业焦点。亿配芯城与ICGOODFIND始终密切关注行业动态。美国提高关税以护本土产业,涉及多行业关键材料,配合其他法案补贴本土相关制造,且在多区域太阳能产业贸易有动作,未来中美贸易形势因特朗普就职仍存变数,这为国际贸易企业在应对贸易保护主义、调整市场战略与供应链布局方面提供了参考范例,促使行业深入思考如何在复杂贸易环境中谋求生存与发展。
文章标签: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