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表示格力芯片建设过程中没拿国家一分钱补贴

文章图片

近日,一则重磅消息在科技与财经领域引发广泛关注。据新浪财经报道,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在《珍知酌见》栏目里与新浪财经 CEO 邓庆旭展开深度对话时,自豪地透露格力芯片研发领域取得了意义非凡的重大突破。


董明珠明确表示,格力电器已成功完成自主研发、自主设计、自主制造以及整个全产业链的建设。她着重强调:“我觉得最高兴的就是我们建设芯片工厂的过程中,没有拿国家一分钱。” 这一成就彰显了格力电器在芯片领域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强大决心与优秀能力,在国内企业芯片自主化进程中树立起一座令人瞩目的丰碑。

QQ图片20241217190926.jpg


此前董明珠与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在格力总部直播,参观格力工厂期间,俞敏洪提及格力造芯片一事时说道:“当初你宣布要造芯片的时候,我还说不可能吧,现在已经开始用了。” 这一对话侧面反映出格力芯片从计划到落地实施,再到实际应用所经历的艰辛历程以及取得的斐然成果,从最初被人质疑到如今用事实说话,格力电器在芯片研发道路上可谓是披荆斩棘,一路逆袭。


董明珠针对格力造芯片的初衷进一步阐述道:“我想做就一定要做,原因并不是好胜,是因为必须要解决卡脖子的问题,我们所有的空调做的这样,如果你没有芯片,这空调做不了。” 她还坚定地表示,格力做芯片是唯1一个没有拿国家一分钱的,因为假如做不成功呢?我一定要做成功,我做不成功拿到国家钱就心里不安。这深刻体现出格力电器不仅有着强烈的企业责任感,更有着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勇气与担当,将企业命运与国家科技发展紧密相连,致力于攻克芯片这一关键核心技术难题,为自身产业发展筑牢根基,同时也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


据悉,格力电器在 2018 年设立全资子公司珠海零边界集成电路有限公司,专注设计开发空调等家电的主控芯片和功率器件芯片。珠海零边界集成电路有限公司官网数据显示,其发展成果斐然。2019 年 10 月,格力自主研发芯片出货量突破 1000 万颗,随后一路高歌猛进,截至 2020 年底,零边界芯片的出货量累计达到 3800 万颗,2021 年底出货量累计超 7200 万颗,2022 年底出货量累计逾越 1 亿颗,实现年均出货量达 3600 万颗。这些数据犹如一个个坚实的脚印,见证了格力电器在芯片研发制造领域的稳健前行与不断壮大,从无到有,从千万到亿颗,逐步在市场中站稳脚跟,赢得一席之地。


今年 3 月,董明珠在羊城晚报两会直播间上再度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格力正在建设一个SiC芯片工厂,并且今年 6 月可以正式投产。据了解,格力在该工厂建设方面投资了百亿元,目标成为全球第二座、亚洲第一座全自动化化合物芯片工厂。这一宏伟计划无疑是格力电器在芯片领域的又一次重大战略布局,瞄准高端化合物芯片市场,力求在全球芯片产业竞争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展现出格力电器在芯片研发制造上的高瞻远瞩与宏伟抱负。

QQ图片20241217191031.jpg


事实上,格力前几年就陆续展开在SiC领域的布局。早在 2018 年,格力就出资 10 亿元设立珠海零边界集成电路有限公司;与长安汽车等 8 家企业合资成立湖南国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还有斥资 30 亿参与闻泰科技对安世半导体的收购项目。近些年,格力也陆续与平煤神马探索尼龙、储能及SiC半导体领域合作;与数字光芯、电科星拓等企业签约芯片项目。通过这一系列多维度、全方位的布局与合作,格力电器构建起一张庞大而紧密的芯片产业网络,整合各方资源,汇聚各方优势,不断拓展芯片业务版图,提升自身在芯片领域的综合实力与核心竞争力。


在全球芯片产业竞争激烈且技术封锁严峻的大背景下,格力电器的芯片研发之路成为行业焦点。亿配芯城ICGOODFIND密切关注行业动态。格力电器坚持自主研发芯片,从设立子公司到多项目布局合作,历经多年积累实现芯片出货量稳步增长且投资建设SiC芯片工厂,未依赖国家资金支持,其自主创新精神与战略布局为家电及相关制造企业在芯片研发、产业升级与突破核心技术瓶颈方面提供了参考范例,促使行业深入思考如何在困境中谋求自主发展与竞争力提升,为推动我国芯片产业国产化进程注入强大动力。

发表评论

评论

    暂无评论

©Copyright 2013-2025 亿配芯城(深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17008354号

Scr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