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 海力士 8 英寸晶圆订单下滑鼓励员工提前退休

文章图片

12 月 29 日,在半导体行业的风云变幻中,一则关于 SK 海力士系统 IC 的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据业内权威人士透露,SK 海力士系统 IC 在近期迎来了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已陆续收到来自国外生产工人以及韩国上班族的自愿退休申请。这一举措的背后,是公司为了应对当前的经营困境而做出的艰难抉择。

SK海力士1.jpg


SK 海力士系统 IC 给出的自愿退休条件颇为优厚,其中包括了一年的基本工资,这对于员工来说无疑是一份稳定的经济保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他们在职业转换期间的经济压力。此外,还有高达 2500 万韩元(约合 12.4 万元人民币)的慰问金,这体现了公司对员工多年来辛勤付出的一种认可和关怀。更值得一提的是,公司还考虑到了员工家庭的实际需求,特别提供了孩子的学费补贴,这一举措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员工的家庭负担,也让员工在面对退休决策时能够更加从容。


SK 海力士系统 IC 作为一家在半导体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企业,是成熟的 8 英寸代工企业,在行业内拥有着自己独特的技术优势和市场定位。其专注于几个关键领域的生产,包括功率半导体(PMIC)、显示驱动芯片(DDI)与图像传感器(CIS)。这些领域的产品在现代电子设备中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到各类智能家电,都离不开这些芯片的支持。


回顾其发展历程,2022 年 2 月,SK 海力士系统 IC 做出了一项重大决策,将其位于韩国清州的 M8 工厂关闭,并将工厂内的设备全部迁至国外工厂。这一举措背后有着复杂的战略考虑,可能是为了优化全球生产布局,降低生产成本,或者是为了更接近市场和客户资源。

SK海力士.jpg


追溯至 2021 年 10 月,SK 海力士还曾斥资 5760 亿韩元全资收购了 Key Foundry。这家公司有着自己独特的发展轨迹,它于 2020 年 9 月从 MagnaChip 半导体分离出来后,迅速发展壮大,月产能达到了 8.2 万片 8 英寸晶圆,并且主营电源管理 IC 等代工业务,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2021 年,Key Foundry 的销售额更是达到了 6160 亿韩元,这一成绩也为 SK 海力士的业务拓展增添了新的动力和机遇。


然而,SK 海力士系统 IC 在发展的道路上并非一帆风顺。尤其是在中国市场拓展的过程中,遭遇了诸多挑战和困难。由于受到当地代工企业低价竞争的强烈冲击,公司的经营状况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审计报告清晰地显示,去年公司的营业亏损达到了 171 亿韩元,这一数字犹如一记沉重的警钟,敲响了公司管理层对于经营策略调整的紧迫感。在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下,公司甚至不得不推行无薪休假制度,以削减成本,缓解资金压力。


公司相关人士在接受采访时着重强调,此次的重组行动源于当地企业政策致使盈利能力下滑,明确指出 “这是 8 英寸代工业务复苏迟滞、经营恶化下的无奈之举,与集团整体重组无关”。公司的负责人也无奈地表示,尽管公司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采取了多种措施,多方努力试图扭转局面,但遗憾的是业绩仍然没有明显的起色,最终只能选择以自愿退休作为一种自救手段,希望能够通过优化人员结构,降低人力成本,为公司的未来发展争取更多的机会和空间。

SK海力士半导体.jpg


据 KIET 统计,截至 2022 年,SK 海力士在韩国国内系统半导体市场份额为 5.9%,在行业内的排名情况是位列三星电子、LX Semicon 之后,处于第三的位置。这一市场份额的排名既反映了 SK 海力士在韩国国内市场的一定地位,也暗示了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面临的巨大压力,需要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成本控制和市场拓展,才能够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亿配芯城 ICGOODFIND总结:


在全球半导体产业竞争激烈且市场环境复杂多变的大背景下,SK 海力士系统 IC 的发展历程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亿配芯城ICGOODFIND关注到,SK 海力士系统 IC 虽在技术和市场布局上有一定积累,但在中国市场遭遇低价竞争困境,导致经营恶化,不得不采取自愿退休等重组措施。这为半导体企业在市场拓展、应对竞争以及经营策略调整方面提供了重要参考,促使行业深入思考如何在不同市场环境下保持竞争力,通过优化内部管理、合理布局资源以及持续技术创新,实现企业的稳健发展,提升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中的地位与影响力,共同推动全球半导体产业向更高水平迈进,为各类电子设备提供更优质、高效的芯片解决方案。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

    暂无评论

©Copyright 2013-2025 亿配芯城(深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17008354号

Scr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