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息人士指出,2024 年中期,6 英寸 SiC 衬底价格已跌至 500 美元以下,这一价格已接近中国制造商的生产成本线。然而,形势似乎并未就此止住下滑趋势,到第四季度,价格将进一步跌至 450 美元甚至 400 美元,这无疑给大部分制造商带来了沉重的财务压力。一些一线供应商已经在寻求出售业务,以避免巨额亏损的持续扩大。
在中国市场上,SiC 衬底供过于求的现象尤为严重。这种供过于求的局面导致了价格混乱,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不稳定。尽管国内 SiC 衬底产能增长迅速,但不同供应商之间的良率差异较大,部分企业在订单履行方面面临着严峻挑战。供应商之间的激烈竞争使得价格不断走低,许多厂商被迫亏本销售。
面对持续下跌的价格,许多客户选择观望,期待价格进一步触底。这使得供应商的定价策略未能有效刺激需求。与此同时,SiC 衬底的主要应用领域 —— 电动汽车和光伏发电市场(SiC 器件最多的市场),由于长达 6 个月到 1 年的验证期,使得客户在选择供应商时尤为谨慎,担心验证期结束后供应商可能已破产。这一情况进一步拖累了供应链的流动性。
与国际供应商相比,中国 SiC 衬底制造商的降价速度更快。2024 年初,中国头部供应商的降幅超过 30%,第三季度价格跌破 500 美元。而国际供应商的报价在 2023 年底仍高达 850 美元。中国供应商的快速扩产和大幅降价让国际竞争对手措手不及。
有消息称,2024 年,中国供应商的产能将达到全球需求的一半以上。天科合达、天岳先进、同光半导体、烁科晶体和三安半导体等中国头部制造商在扩产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由于 SiC 衬底行业的盈利前景不明,供应商之间的价格战愈演愈烈,低报价成为厂商之间生存竞争的根本武器。
业内人士原本预计,SiC 衬底行业的整合潮要到 2026 年才会到来,但随着价格竞争激化,市场整合可能将在 2025 年中期提前上演。部分中国供应商虽然扩产积极,但在低价格的环境下,能否继续维持运转成为关键问题。当前,天岳先进等拥有母公司支持的企业可能仍具备一定的财务实力,但大部分厂商正面临着产能利用率低、需求疲软的双重压力。
消息人士补充道,未来 SiC 衬底行业的生存将更多依赖强大的资金支持,市场需求的低迷加剧了供应商的困境。未来几个月,这一领域可能将迎来剧烈变动,行业格局正在悄然重塑。
亿配芯城(ICgoodFind)总结:SiC 衬底行业目前面临着价格下跌、供过于求、市场整合等诸多挑战。亿配芯城(ICgoodFind)将持续关注这一领域的动态,为客户提供优质的电子元器件及专业服务,在行业变革中共同前行。
文章标签:
S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