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消息,据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从天津大学获悉,天大仿生视觉团队自主研发了“高性能感算一体仿生视觉智能CMOS图像传感器芯片”,该芯片实现了万帧以上的高速智能感知,可作为“电子眼”广泛应用于高铁等大国重器关键领域。相关成果已发表于领域权威期刊《电气与电子工程协会视频技术电路和系统学报》。
在高速运动场景拍摄作业中,传统图像传感器芯片“先感后算”的工作机制会导致图像数据量多、后续算法复杂度高,出现成像效率低下、占用数据资源繁多等问题。而天津大学仿生视觉团队从人类视觉系统这种特性获得灵感,将光强转换为事件流高速感知场景,使数据量相较之前降低到10%以下。
这款芯片具有以下特点:
高性能:该芯片具有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能够清晰地感知场景中的细节和颜色。
高速感知:该芯片可以以高帧率感知场景,实现高速动态拍摄,捕捉瞬间变化。
智能感知:该芯片内置智能算法,可以自动调节感光度和对比度,优化成像效果。
低功耗:该芯片采用低功耗设计,可以延长设备的续航时间。
广泛应用:该芯片可以广泛应用于高铁、高速公路、航空航天、机器人等领域。
团队指导老师聂凯明介绍:“目前我们正积极与相关单位洽谈合作,希望这双‘中国眼’为高速监测技术发展提供更多可能,助力我国集成电路传感领域迈向新高峰。”
总的来说,天津大学仿生视觉团队自主研发的这款CMOS图像传感器芯片具有高性能、高速感知、智能感知、低功耗和广泛应用等优点,为我国集成电路传感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同时,这也标志着我国在CMOS传感器芯片领域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和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