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月 7 日消息,在全球半导体产业的贸易浪潮中,最新出炉的产业数据揭示出韩国半导体出口市场的显著变化。2024 年,韩国对中国大陆的半导体出口呈现下滑态势,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销往中国台湾和越南的半导体却一路高歌猛进,呈现出增长的强劲势头。
据可靠报道,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在 1 月 5 日对外发布的数据令人瞩目,2024 年韩国半导体出口额犹如坐上了火箭,相较于 2023 年大幅增长 43.9%,一举达到 1419 亿美元的高位。然而,在这看似繁荣的背后,市场结构却悄然发生着改变。
中国大陆长期以来一直是韩国半导体的大 “金主”,吸纳了海量的韩国半导体产品。但近些年来,风向悄然转变,韩国销往该地区的半导体占比如同开了下滑的 “阀门”,过去几年持续走低。韩国贸易协会(KITA)详实的数据清晰地显示,2024 年中国大陆和中国香港合计占韩国半导体出口的比率仅为 51.7%,相较于 2020 年巅峰时期的 61.6%,下降幅度颇为明显,这无疑给韩国半导体企业敲响了警钟。
进一步细分数据来看,如果将中国大陆和中国香港的市场份额单独拆解,情况更加一目了然。韩国销往中国大陆的半导体比率从原本的 40.2%“跳水” 降至 33.3%,而销往中国香港的半导体比率同样未能幸免,从 20.9% 下滑至 18.4%。值得一提的是,韩国出口到中国香港的芯片,据业内预估,其中大部分最终都会辗转重新出口至中国大陆,如此一来,就愈发凸显出韩国对中国大陆直接出口下滑的严峻现实,让韩国半导体企业不得不重新审视市场策略。
相较而言,在中国台湾地区,韩国半导体却开辟出了一片新天地。2024 年,中国台湾占韩国芯片出口的比率飙升至 14.5%,远远高于 2020 年的 6.4%。这背后的增长引擎,主要源自于SK 海力士与台积电等企业的紧密协作。据悉,SK 海力士的高带宽存储器(HBM)会率先出货给台积电,而后台积电充分发挥其精湛的封装技术,将SK 海力士的 HBM 芯片与图形处理器(GPU)巧妙封装在一起,生产出前沿科技感的人工智能(AI)加速器,最终再转交给英伟达等需求方,这一产业链条的紧密联动,极大地拉动了韩国半导体对中国台湾地区的出口。
再把目光投向美国市场,韩国半导体对其出口则呈现出微调状态,占比从 2020 年的 7.5% 微微下滑到 2024 年的 7.2%,波澜不惊的背后,反映出美国市场的相对稳定与成熟,同时也暗示着韩国半导体在美国市场拓展的瓶颈。
而在越南市场,韩国半导体正迎来新的机遇。其出口份额如同初升的朝阳,稳步上升,比例从 2020 年的 11.6% 一路攀升至 2024 年的 12.9%。这一显著增长的背后,主要归因于三星电子等行业巨头的战略转移。近年来,三星电子等公司果断将其智能手机工厂从中国迁至越南,随着工厂的落地生根,包括半导体在内的相关零部件出口也随之水涨船高,大幅增加,为韩国半导体在越南的市场深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亿配芯城 ICGOODFIND总结:
当下,2024 年韩国半导体出口市场格局变化显著。亿配芯城与ICGOODFIND看到,其对中国大陆出口下滑,对中国台湾、越南上升,背后是产业转移、合作模式变化等因素,这为全球半导体产业布局、市场拓展提供参考,各方宜关注趋势调整策略。
文章标签:
半导体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