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可靠的知情人士透露以及欧盟委员会的相关报告显示,总部设立在荷兰的恩智浦半导体公司、来自德国的英飞凌以及日本的芯片制造商瑞萨电子公司,均有可能受到来自中国国内竞争对手的冲击。尽管这些公司在半导体行业中并非生产先进半导体的佼佼者,然而它们所制造的微控制器(MCU)以及其他类型的芯片,对于经济领域中的关键行业而言,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涵盖了汽车行业、工业应用领域以及消费电子产品领域。
伴随着中国不断加大对半导体行业的投资力度,并努力尝试实现关键技术的自给自足,欧盟委员会对此表示深深的担忧,他们认为其所属的芯片制造商在中国市场面临着丧失大量市场份额的潜在风险。
微控制器(MCU)通常被应用于对电子设备的单一功能进行控制,例如启动汽车的安全气囊,或者调控洗衣机的水温等。据相关报告指出,中国已经占据了全球 MCU 需求的 30%这一可观比例。有分析认为,欧洲的芯片制造商还有可能感受到来自中国对模拟、分立、混合信号以及功率半导体等元件产能进行投资所带来的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传统芯片虽然在技术层面不算最为先进,但由于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市场的蓬勃发展,对于此类芯片的需求仍在持续增长。欧洲的官员在相关报告中写道,未来中国的芯片制造商或许会与包括欧洲在内的竞争对手展开激烈的价格战。